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柴桑新闻】真情调解 竭诚为民——柴桑律师聚力“访调对接”务实功

作者:发布时间: 2022-05-26 16:48浏览次数:789

访 调 对 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近年来,我所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坚持人民律师为人民的服务宗旨,认真履行调解职责,巩固深化“律师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成效,勇做“枫桥经验”的传承者、践行者,积极配合市委信访局、市司法局开展好人民调解、诉前调解工作,矢志不渝热忱为民,推己及人竭诚服务,为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贡献应有力量。

近日,由我所驻点值班的市信访局“访调对接”办公室成功调解一起因租赁纠纷引起的少数民族人士信访案件。在“访调对接”办公室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信访人马师傅与某学院最终达成调解,握手言和。


2021年1月1日,出身于少数民族回族的马师傅租赁了某学院所属的一间门面房用于经营兰州拉面小店,在签订的1年租赁合同到期后,因市政规划及政策要求,租赁的门面房已纳入拆除范围,学院便通知马师傅不再续租,要求尽快搬离。拉面店经营才没几年便要搬迁,前期门店装修的大额资金投入,加之疫情带来的餐饮行业普遍不景气等因素,让心力交瘁的马师傅心有不甘,认为学院拒不续签、要求限期搬离是有意为之,便继续占用门面拒不归还。双方就门面返还的问题始终不肯互让一步,矛盾问题渐渐“发酵”。

接到马师傅的信访案件后,“访调对接”工作室第一时间向学院核实相关情况。学院回复他们绝不是有意为难马师傅,确实是因为市国资委下发的相关政策要求,明确对学院所属的各个门面进行统一划归管理,要求学院方不能再与私营个体户签订租赁合同,所以才不再与马师傅续签租赁合同。政策解释不细致、缺乏有效沟通等诸多原因导致该当事双方的矛盾始终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3月30日,经双方同意,九江信访局干部童皇中,我所值班律师张立陶、周盈丹组织了第一次调解,信访人马师傅提出调解方案,坚持按照方案要求来进行调解,同时对学院能否实际履行缺乏信任、表示担忧。学院方面则认为马师傅提出的部分条件过于苛刻,学院确实难以满足全部要求,便不同意接受调解方案,双方第一次调解因双方互不让步而收效寥寥。

第一次调解无功后,主持调解的相关人员并没有轻易放弃,他们主动上门走访,针对学院和马师傅双方各自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策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项目调解方案反复征求双方的意见,历经数月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双方得以最终于5月24日达成有效调解,同意由学院补偿信访人马师傅,马师傅也同意向学院返还门面,最终该信访案件以双方调解的方式结案。



在这一起信访案件中,通过访调对接来保障信访双方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不断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方式方法,构建“访调对接”工作新模式新格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化解信访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作用。律师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工作者,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律师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矛盾,有利于提高信访工作公信力,有利于发挥律师执业优势和第三方作用,运用法律引导信访群众通过法定程序表达诉求,依靠法律手段解决纠纷,有针对性地做好释法析理、提出处理建议,促进案件得到依法公正处理,实现息诉息访。

我所将一如既往担当实干、砥砺奋进,始终对标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追随者、宣传者、践行者,积极落实预防性法律制度,在做好人民调解的同时,致力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勇担“访调对接”的重任,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忘人民律师的初心,把社会效益挺在前面,努力为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平安九江、法治九江、和谐九江做出应有的贡献。